“不懂其他國家稅法,享受不到應有的稅收優惠”“稅收征管時間不同步、稅票分割難、重復征稅普遍”“出現涉稅爭議,不知道找誰協商處理,去哪兒說理”“遇到國外稅務稽查就慌了神,只能盲目補繳稅款”……
日前,湖北省國稅局、地稅局和商務廳三部門聯合服務“走出去”企業,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稅收協定宣講會上,不少“走出去”湖北企業的財務負責人說出了心中的“痛”。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財務處處長陳昌義最近正在為一筆稅款的抵扣發愁。她說,公司在巴基斯坦有一筆8000多萬元的收入,當地稅務部門以收入作為稅基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繳了900多萬元的稅。但收入對應的人力、辦公、差旅費等成本都在國內。如果在國內以實際利潤算抵扣稅額,而不按8000多萬元的收入作為稅基算抵扣稅額,兩者就相差100多萬元。
中交二航局財務部總經理姚光華坦言,公司在南美、東南亞、非洲、歐洲等13個國家有20多個項目,涉及的國家多、范圍廣、稅制差別大,且政策變化頻繁,稅收問題本來就比較復雜,靠企業自己去理解這么多國家的稅法很難;一些優惠政策理解不到位,就容易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據介紹,近年來,湖北省稅務部門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稅收服務,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跨境涉稅常識“普及化”基本服務,為一般跨境涉稅訴求提供“常態化”個性服務,為復雜跨境涉稅訴求提供“定制化”高端服務;幫助企業了解稅收協定中的優惠政策,并積極與其他國家磋商,解決企業在海外的涉稅爭議。
2015年2月,華新水泥公司向湖北省黃石市國稅局反映,其在某國設立的子公司從國家開發銀行取得貸款并支付利息,某國稅務當局拒絕按照兩國稅收協定對利息免稅。在國家稅務總局的協助下,某國稅務主管當局與我國達成一致,同意利息免稅,為華新水泥避免了500余萬美元的稅收損失。
湖北省地稅局稅政一處處長胡波稱,目前“走出去”企業稅收方面的維權意識不強,對稅收協定和安排普遍缺乏了解;華新水泥等湖北稅務部門幫助企業海外維權成功的案例,都是稅務部門到企業走訪時了解到的,企業主動找稅務部門幫助維權的少之又少。
“現在很多企業缺乏了解本國稅法、投資所在國稅法和稅收協定的專業人才,到國外投資經營遇到稅收問題,多是私了,花幾個錢搞定。這是對稅收協定缺乏了解的表現。”湖北省地稅局副局長肖緒湖說。
陳昌義等人反映,我國只與南美十來個國家簽訂了稅收協定,“走出去”企業較為集中的秘魯、尼加拉瓜等地都沒有簽,希望國家加快與這些國家的商簽合作,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同時希望稅務部門加強對企業跨境稅收問題的培訓,消除信息不對稱問題。
實際上,稅務部門更好地服務企業的同時,“走出去”企業也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境內外稅務分析,用好用活政策優惠,有效化解涉稅風險。為此,湖北省地稅局副局長肖緒湖建議“走出去”企業,要樹立風險理念,將跨境涉稅風險控制前置于境外投資決策環節;樹立內控理念,有效化解風險;樹立法治理念,用足用好稅收協定這個“護身符”;樹立誠信理念,稅企雙方敞開心扉,共同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發展環境。
重大疑難案件辦理
重大疑難稅務案件研討 未登記建筑合法性論證 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研討 重大疑難行政案件論證 重大疑難民商訴訟案件重點領域
出口退稅 增值稅案 房地產稅 稅務訴訟 稅法顧問代理范圍
案件委托 法律援助 法學專家論證 專家證人出庭 司法鑒定評估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法學專家 智律網 屋連網QQ/微信號
1056606199